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PPT课件是为语文教师制作的PPT教学课件,教师可以直接使用该课件进行授课,不仅可以缩减自己制作课件的时间,提高工作效率,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,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,同时更好地学习这一课文,本站为您提供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PPT下载,需要的朋友赶紧来下载吧!
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教学设计:
【学习目标】
1 .了解有关胡适的文学常识及演讲的相关知识
2 .学习用本文“提出问题——分析问题——解决问题”的思路以及摆事实的论证方法。
3 .理解作者对爱迪生评价的内涵,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品质。
一、课文相关内容
1 本文选自《胡适文集·胡适演讲集》,是为纪念爱迪生这位“发明大王”而写的一篇演讲稿。爱迪生是美国发明家。幼年贫困,勤奋好学,一生得到专利的发明1100项,其中包括留声机、电报机、有声电影、电灯。其中为了寻找合适的电灯丝,他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。1880年研究直升机,1881年成立白炽灯厂,并实验电车,1882年申请专利141项,建立了150个小电站,1885年提出无线电报专利。1888年发明留声机,1889年完成活动电影机。1890-1899设计碎石机、研磨机,1894年建立电影放映机影院,1909年蓄电池营救成功,1912年,发明有声电影,1915-1918完成发明39件,如鱼雷、水底潜望镜等,1928年从野草中提炼橡胶成功。
2. 演讲辞是一种适用性比较强的文体,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。通常包括开场白、正文、结尾三部分。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、交代背景、提出问题等。正文部分必须有重点、有层次、有中心句;结尾要简洁有力。演讲辞属于议论文范畴。
二、整体感知
1. 速读课文,在这篇演说辞中,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?
2. 文章第1、2段对爱迪生进行了高度的赞誉,说他是 ;第3、4段用爱迪生终身做实验的事实来论证他具有 的精神;
然后列举大量的事例论证爱迪生的 精神;
最后用爱迪生一生耳聋而不悲观的事实论证他 的人生态度。
3. 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?
4. 作者提及林肯,用意何在?
5. 引用打油诗有什么作用?
6. 作者为什么说“爱迪生是科学的圣人”?他如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?
答:因为爱迪生将一生都献给了 ,他的 、他 的全部都融入到了 中。所以说“爱迪生是科学的圣人”
二问:从 、 ,
, , 四个方面来证明的。
三、合作探究,拓展延伸
1. 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爱迪生及其发明进行评价的语句,说说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?
2. 从爱迪生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?像爱迪生的生命长河里,科学实验是主流,像他这样人,你知道的还有谁?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?
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
① 关于天才,大小词典有相仿释义:有卓绝聪明才智的人。不知从哪时开始,渐渐质疑甚至厌烦这种说话。
②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几乎都与词典上的释义相左:李时珍写《本草纲目》用了 30 年时间;托尔斯泰写《战争与和平》用了 37 年时间;哥德写《浮士德》用了 60 年时间;诺贝尔研制无烟炸药,屡败屡试,煎熬八年才出成果;陈景润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,拖着病体,顶着压力,于斗室之中、油灯之下埋头演算 …… 真令人感叹!
③( ) 。 然而,我读他们,非但没有读出他们的聪明才智,反而读出了他们非凡的傻劲来。写一部书,有的几乎用了毕生精力,能说不傻?有的除了疯狂地埋头于自己的选择,简直不知世上还有其他可爱的事物,能说不傻?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,人生可享受的美妙也多不胜数,许多聪明的人,有条件享受的,就去充分享受,没条件享受的,也挖空心思创造条件享受。哪像他们,糊涂到这般地步,连常人应有的享受,也随便放弃了,而且千方百计自找苦头来吃!
④ 这些人物,取得杰出的成就,究竟是凭傻劲还是凭聪明?
⑤ 一生拥有 1300 多项专利的天才发明家爱迪生肯定地说:天才是 1% 的灵感加 99% 的汗水!现代人才学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,他们的研究得出: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,其专业知识或技术只起 15% 的作用,而其他方面要起 85% 作用。这其他方面与 “ 傻劲 ” 有关:如正义感、责任心、合作能力、意志毅力等。这个结论同样把聪明才智放在第二位。
⑥ 如此看来,词典里的天才释义有些偏颇,建议对词典的 “ 天才 ” 释义重写,尽量强调有益于人类的成就,尽量突出傻劲的意义,尽量淡化聪明才智的作用。
1. 请在下列序号间用 \\ 将本文分成三部分 .
① ② ③ ④ ⑤ ⑥
2. 联系上文 , 为第 ③ 段开头写一个句子 , 使上下文连贯通畅 .
答 :
3. 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( )
A. 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, 观点鲜明 .
B. 作者认为 ” 天才 ” 就是有非凡毅力 \\ 刻苦精神 \\ 卓越聪明才智且取得杰出成绩的人 .
C. 文中 ” 傻劲 ” 是不会享受 \\ 糊里糊涂的意思 . 作者认为 ” 天才 ” 需要这样的 ” 傻劲 ”.
D. 作者列举了不少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,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.